自閉癥要康復,光靠愛是沒用的。 《自閉癥訓練方法》
近年來流行的音樂療法、動物療法等方法只能作為輔助手段,而不能作為自閉癥的主要康復訓練手段。
幾年前,一篇名為《尹建莉:自閉癥爆發(fā)背后的真相》的文章在網(wǎng)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論。家庭教育專家尹建莉批評了自閉癥的診斷、治療和康復,并否認了目前的自閉癥治療體系。她認為,應該撕掉自閉癥兒童身上“有病”的標簽,打開融入的渠道。
自閉癥要康復,光靠愛是沒用的。很多孩子確診自閉癥后,身邊很多人都說:多陪陪他,多和他說說話。眾所周知,僅僅依靠陪伴和交談是不可能恢復自閉癥的。
要從自閉癥中康復,單靠愛是不夠的。更重要的是要靠科學的康復訓練,這是治療的根本。當然,家長的正常干預和保護也是不可或缺的,兩者缺一不可。
這一觀點引發(fā)了醫(yī)學界和兒童家長的激烈反彈。專家指出,在自閉癥的教育和訓練中,單靠愛是不夠的。康復教育不能讓孩子太自由,因為自閉癥孩子想待在自己的世界里,別人只是解決他們需求的工具。所以家長和老師一定要積極介入,進行科學的康復訓練。
醫(yī)學界普遍認為,自閉癥兒童的父母攜帶自閉癥相關基因,但在母親身上沒有或僅有輕微表現(xiàn)。在后代中,受異常妊娠、生化因素、地球環(huán)境變化等影響。,這些自閉癥相關基因顯現(xiàn)出來,尤其是神經(jīng)功能相關基因發(fā)生突變,導致包括語言、認知、社交、刻板行為等各種障礙。還有智力低下、多動癥、抽動穢語癥等。,這與父母的教養(yǎng)無關。
目前國外約有30%的自閉癥兒童可以通過早期干預獨立生活、學習和工作。然而,目前我國早期診斷和干預的情況并不好。很多孩子家長認為孩子長大后情況自然會好轉(zhuǎn),直到孩子三四歲才去醫(yī)院,從而錯過了自閉癥的最佳干預時機。
醫(yī)生診斷病例時,要求家長對孩子進行干預訓練。干預強調(diào)的是家長與孩子一對一、面對面、密集、快樂的互動,是自閉癥兒童常態(tài)教育的加強版。
- 發(fā)表評論
-
請自覺遵守互聯(lián)網(wǎng)相關的政策法規(guī),嚴禁發(fā)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動的言論。評價:
中立
好評
差評
表情:用戶名: 驗證碼:匿名?
- 最新評論 進入詳細評論頁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