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閉癥兒童6歲才開始準備成年,晚嗎? [自閉癥訓練方法]
一位名叫Szu Sheng Lo的父親承認,去年12月他在家里打了他12歲患有自閉癥的兒子。此事發(fā)生時,小男孩的自閉癥看護者在現(xiàn)場目睹了整個事件,并立即向警方報案。
常年與自閉癥青年打交道的注冊康復顧問Zaks說,“當自閉癥兒童在18歲成年,甚至在20歲后離開學校時,他們會像掉下懸崖一樣,因為學校不會告訴父母他們的孩子從學校畢業(yè)后會發(fā)生什么。”
2.日常生活技能的提高:穿衣、用錢、自己做飯等自理能力。
每干完一份活,樂樂的媽媽都會給樂樂一些錢作為他的“工資”。
“有些家長問我:我應該什么時候開始過渡計劃?我說:6歲。他們很驚訝的看著我說:“太早了!"來自紐約理工學院的職業(yè)獨立項目執(zhí)行主任Ernst VanBergeijk博士說,"但我說:想象一下,你的孩子在21歲就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成年人。他需要什么技能?"
不得不承認:很多家長“喜歡”為他們做。
據(jù)其父親的律師稱,整個事件的起因是自閉癥男孩拒絕換襯衫,與父親發(fā)生爭執(zhí),父親“崩潰”,用衣架打了兒子。在法庭陳述中,父親認為用衣架“拍腿”有助于孩子“冷靜”。
為什么行為專家彼得·格哈特博士總是強調適應技能對自閉癥兒童的重要性?他舉了一個例子:他的一些客戶,智力水平遠高于常人,每天在父母的地下室打游戲,不洗澡,不與人交往。相反,其他智力水平不太理想的孩子,通過早期干預,養(yǎng)成了良好的習慣,現(xiàn)在也在社區(qū)找到了合適的工作。
上周五,澳大利亞9頻道報道了這樣一則新聞。
這些生活技能也需要從小練習。
在這條新聞下,有兩種聲音。
但事實很少如預期發(fā)展。
當我們在學校或者康復機構學習的時候,直到12歲左右甚至更晚的時候,才統(tǒng)一涉及到適應技能,而這個時候,這些自閉癥少年并沒有足夠的機會去現(xiàn)場練習這些技能。
Zaks鼓勵父母從小就向孩子解釋這些細微的差異。為了解釋購物的線索和技巧,你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切。比如你會對孩子說:“我需要新襪子。我的襪子穿破了。讓我們看看我的時間表。星期五早上上班前我可以去商店買襪子。我需要帶著我的提款卡去商店?!崩釉蕉嘣胶?。同時,這需要時間。
讓我們回到開頭的新聞。
但是,孩子不會直接從一個階段跳到另一個階段。他們需要一個適當?shù)倪^渡,但很少有父母意識到,過渡也是孩子人生的一個正式階段。
“雖然我不贊成這個爸爸的做法,但我覺得他們需要的不是重罰,而是幫助。”
為自閉癥兒童做好成年人的準備,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。
注冊康復顧問Zaks舉了一個例子:有時候,孩子們知道如何購物,如何更換時鐘電池,如何使用金錢。但當他獨自一人時,如果他的手表停了,他就不能“部署那些技能”,這就涉及到將這些不同的任務串在一起。首先他需要在日程中找時間去逛街購物,記得帶錢,買電池。在這一系列的決定和行動中,有許多細微的差別。
在之前的庭審中,這位父親表示,自己為了照顧兩個重度自閉癥的孩子,承受了巨大的壓力,已經(jīng)非常后悔了。
最后,當我們評價一個自閉癥患者的所謂能力水平時,他們的適應能力比他們的學習成績重要得多。
這也是一種家庭干預。
但是,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時候。
“該換襯衫的時候男孩拒絕換,不聽指令,導致父親情緒‘崩潰’,父親就打了他?!?/p>
例如,一個5歲的孩子可以在一周內獲得1000次學習蠟筆盒中顏色名稱的機會。
不出意外,成年之路一定很艱難。根據(jù)《兒科學》的一項研究,離開高中兩年后,超過一半的自閉癥青年失業(yè),不會繼續(xù)接受教育。但是家長也不用慌。我們可以做些事情來幫助過渡。
唯一的要求就是盡快。
誠然,在青春期,身體的變化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。即使對于沒有癲癇的年輕人來說,失眠或白天嗜睡的出現(xiàn)也會使孩子的能力看起來發(fā)生變化,這是一些特殊的挑戰(zhàn)。
“自閉癥兒童都是這樣的。他們一天天長大。不聽話的時候,父母真的不知道怎么辦。每個人都有崩潰的時候?!?/p>
樂樂用勞動賺到了錢,學會了簡單的花錢。直到樂樂16、7歲,需要這些技能的時候,他才開始學習,但是他媽媽從小對樂樂的教育。
然而,當他15歲時,他只有機會每周去一次快餐店學習如何點餐。行為專家彼得·格哈特(Peter Gerhardt)博士說:如果他每周去一次,那么給他1000次教學機會需要15年,一周到下一周的距離太長了。
1.整體行為的改善:與童年相比,減少刻板重復的行為和不恰當?shù)膯栴}行為。
所以我們經(jīng)常能聽到這樣的抱怨:“孩子到了青春期,自閉癥會更嚴重!他們越來越不守規(guī)矩了?!?/p>
比如,掌握工作和使用資金管理的技巧。
首先,任何苦難都不能成為使用暴力的理由。
除此之外,缺乏適合孩子的過渡計劃也是最終導致孩子退步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樂樂每天都堅持這樣,她媽媽也是。從小媽媽就幫樂樂養(yǎng)成了從家務中取錢的習慣,然后把錢放在自己的罐子里。有時候媽媽會送樂樂出去買東西,但大部分都是樂樂喜歡的零食。每次出門,樂樂都會帶著自己的小罐子。那時候他還不知道錢的區(qū)別。每次都是便利店老板幫他拿出來,給他找錢。
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做。有時,我們可以借助一些視覺線索,如時間表或程序線索,幫助孩子發(fā)展獨立做事的能力。
“壓力不能成為虐待孩子的理由?!?/p>
不會的,學校不會告訴你離開后會發(fā)生什么,沒有人會一步成功。所以,我們需要日復一日地前進。這樣才不會“失學”而措手不及。
“撫養(yǎng)自閉癥孩子真的很辛苦,壓力很大。”
也就是說,當孩子長大后,很少會有強化學習的機會來獲得那些必要的技能。
這些成年人需要具備的技能看起來都很復雜,但是復雜的技能可以分解成小步驟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,逐漸增加復雜性,學會做好每一步。
樂樂今年20歲。一年前,他從特殊學校畢業(yè)后,像許多大齡自閉癥青年一樣,呆在家里,而不是出去工作。但是樂樂和很多大孩子不一樣。每天,他在家做一些家務,拖地,鋪床,清理家具等等。有時他只是煮些面條。
如果男生從小就養(yǎng)成了良好的習慣,當然我不只是指換襯衫。如果能用一些小技巧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必須經(jīng)歷的事情,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。
當父母漸漸老去,孩子漸漸長大,總會有父母照顧不了的一天。這時候孩子該怎么辦?我相信這是所有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情況。
有康復教育領域的專家表示,最好從小就開始過渡計劃。
男孩的母親也在法庭上發(fā)表了聲明,表示支持她的丈夫。
從小做好向成年過渡的準備,從小培養(yǎng)生活技能,回報很高。在2014年對自閉癥成人的一項研究中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那些日常生活技能更好的人在工作和教育活動中更獨立。
自閉癥兒童的成人之路并不是從離開學?;蛘哌M入社會的那一刻開始,而是在更早的時候,必須走上從兒童到成人的過渡。離開學校,離開機構,斷掉教育支持,對于自閉癥孩子和他們的家長來說,都是一個巨大的轉變,是一種挑戰(zhàn)。
父母會馬上說:“日常生活的技能,包括個人衛(wèi)生,做簡單的家務,會用錢。”據(jù)了解,這對夫婦有兩個兒子,都患有嚴重的自閉癥。律師要求法官做出無罪判決,但法官拒絕了這一請求。法官認為這件事顯示了他“極度缺乏判斷力”,最終裁定父親必須接受1200澳元的重罰。
- 發(fā)表評論
-
- 最新評論 進入詳細評論頁>>